蓍草的详细信息 | |
中文名: | 蓍草 |
拉丁名: | Achillea millefolium L. |
别名: | |
科名: | 菊科 |
属名: | 蓍属 |
株: | 多年生草本,有短的根状茎。茎直立,高35-100厘米,下部变无毛,中部以上被较密的长柔毛,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,叶腋常有不育枝。 |
叶: | 叶无柄,下部叶在花期凋落,中部叶矩圆形,长4-6.5厘米,宽1-2厘米,二回羽状全裂,一回裂片多数,几接近,椭圆状披针形,长5-10毫米,宽2-4毫米,二回裂片少数,下面的较大,披针形,有少 |
花: | 头状花序多数,集成复伞房花序;总苞宽钟形或半球形,直径4-6毫米;总苞片3层,覆瓦状排列,外层短,卵状披针形,长2.3毫米,宽约1.2毫米,顶端稍尖,中层卵状椭圆形,长2.5毫米,宽约1.8 |
果: | |
产地分布: | 原产东亚、西伯利亚及日本,中国东北、华北及宁夏、甘肃、河南等地。耐寒,喜温暖、湿润;阳光充足及半阴处皆可正常生长。不择土壤,但在排水良好、富含有机质 及石灰质 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。生于向阳山坡草地、林缘、路旁及灌丛间。中国各地广泛栽培 |
功能用途: | 药理作用 |